微軟加大AI研發(fā)力度以與OpenAI競爭

2025-03-10 16:51  瀏覽:  

據報道,微軟正在加速開發(fā)其自主AI模型,并探索替代其Copilot機器人等產品的可能性,以增強與長期合作伙伴OpenAI的競爭能力。據The Information透露,微軟已開發(fā)出與OpenAI的o1和o3-mini模型相媲美的AI“推理”模型。OpenAI拒絕向微軟提供有關o1模型技術細節(jié)的請求,進一步加劇了兩家公司之間的緊張關系。

彭博社報道稱,微軟還開發(fā)了一系列名為MAI的模型,這些模型在性能上與OpenAI的模型具有競爭力。微軟計劃在今年晚些時候通過API提供這些模型。此外,微軟正在測試來自xAI、Meta、Anthropic和DeepSeek的替代AI模型,作為Copilot中OpenAI技術的潛在替代方案。

微軟已向OpenAI投資約140億美元,但該公司正通過多種方式分散風險。例如,微軟聘請了DeepMind和Inflection的聯合創(chuàng)始人穆斯塔法·蘇萊曼(Mustafa Suleyman)來領導其AI業(yè)務,進一步強化其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布局。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合作媒體、機構或其他網站的信息,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本網所有信息僅供參考,不做交易和服務的根據。本網內容如有侵權或其它問題請及時告之,本網將及時修改或刪除。凡以任何方式登錄本網站或直接、間接使用本網站資料者,視為自愿接受本網站聲明的約束。
相關推薦
英飛凌在印度開設研發(fā)中心

英飛凌在印度開設研發(fā)中心

3月24日消息,歐洲芯片大廠英飛凌科技在印度古吉拉特邦艾哈邁達巴德的研發(fā)中心正式開業(yè)。據介紹,英飛凌的全球能力中心 (GCC) 位于古吉拉特邦國際金融技術城 (GIFT City),將在未來五年內雇用 500 名工程師。該中心將專注于半導體芯片設計和產品軟件的研發(fā),以及信息技術、供應鏈管理和系統(tǒng)和應用工程。目前英飛凌印度在該國擁有 2500 多名員工,的新研發(fā)中心的啟用意味著英飛凌現在印度的五個地點設有代表處,其中班加羅爾是最大的。我們新的...

英偉達攜手聯發(fā)科發(fā)力ASIC市場,打造NVLink IP、長距離224G Serdes

聯發(fā)科與英偉達的合持續(xù)深化,除了硬件之外,在半導體IP方面,雙方也將攜手打造NVLink IP、長距離224G Serdes、車規(guī)AEC。業(yè)界分析,英偉達欲跨入ASIC領域,然由于品牌包袱,所以藉由聯發(fā)科將更能快速擴展。未來將有更多CSP業(yè)者尋求與聯發(fā)科合作,而一旦客戶采用NVLink IP,也能增加英偉達Switch解決方案之客戶采購意愿、達到雙贏局面。在近期的英偉達GTC大會上,聯發(fā)科介紹了其Premiun ASIC設計服務,顯示聯發(fā)科與英偉達的合作擴展至IP領域,更彈性的商業(yè)...
繼芯片與人工智能后,美國或考慮推出機器人國家戰(zhàn)略

繼芯片與人工智能后,美國或考慮推出機器人國家戰(zhàn)略

繼芯片、人工智能等產業(yè)之后,美國政府和國會接下來可能將考慮把智能機器人行業(yè)的發(fā)展納入國家戰(zhàn)略。美東時間周三,包括特斯拉、波士頓動力(Boston Dynamics)和敏捷機器人(Agility Robotics)在內的多家美國機器人公司代表前往國會山,會見了美國議員,并敦促他們開啟一項國家機器人戰(zhàn)略,建立一個專注于促進機器人行業(yè)發(fā)展的聯邦辦公室,從而推動美國公司在全球競爭中開發(fā)下一代機器人。美國企業(yè)敦促推出機器人國家戰(zhàn)略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人形機...
庫克重申:加大在華投資規(guī)模

庫克重申:加大在華投資規(guī)模

蘋果CEO庫克近兩年來持續(xù)加強與中國市場的聯系。自上周末到訪中國以來,他從北京到杭州,一路表達著對中國創(chuàng)新的贊譽。庫克訪華之際,正值蘋果iPhone銷量增長乏力之時。不過蘋果重申了對加大中國投資規(guī)模的承諾。盡管近期其在高端市場表現不佳,但蘋果正在從新產品到新功能等多方蓄力。盛贊DeepSeek和黑悟空庫克此次訪華的重頭戲在杭州,這也是火遍全球的AI應用DeepSeek的誕生地。他被媒體問到對DeepSeek的看法時稱:DeepSeek的模型非常出色。...
中國自主研發(fā)12英寸碳化硅襯底全自動激光切割技術

中國自主研發(fā)12英寸碳化硅襯底全自動激光切割技術

記者27日從西湖大學獲悉,由該校孵化的西湖儀器(杭州)技術有限公司成功開發(fā)出12英寸碳化硅襯底自動化激光剝離技術,解決了12英寸及以上超大尺寸碳化硅襯底切片難題。與傳統(tǒng)的硅材料相比,碳化硅具有更寬的禁帶能隙以及更高的熔點、電子遷移率和熱導率,可在高溫、高電壓條件下穩(wěn)定工作,已成為新能源和半導體產業(yè)迭代升級的關鍵材料。碳化硅襯底激光剝離系統(tǒng)。圖片來源:西湖大學西湖大學工學院講席教授仇旻介紹,碳化硅行業(yè)降本增效的重要途徑之...

推薦閱讀

熱文

Copyright © 能源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