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集團氫燃料電池項目開啟 預計實現產值12億元

2020-03-18 11:23  來源:中國儲能網新聞中心  瀏覽:  

3月16日,上海捷氫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捷氫科技”)燃料電池項目開工儀式在上海嘉定區(qū)氫能港啟動。據悉,項目總建筑面積4.23萬平方米,總投資5億元,一期項目計劃于明年8月投產,屆時將實現12000臺套燃料電池電堆和系統(tǒng)的產能。預計到2024年,可實現產值12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捷氫科技是上汽集團下屬高科技公司,成立于2018年6月。這是上汽集團為加快燃料電池商業(yè)化步伐、同步完善燃料電池產業(yè)鏈建設的重要成果。2019年6月,嘉定區(qū)與捷氫科技戰(zhàn)略合作簽約,捷氫科技選址氫能港區(qū)域建設氫燃料電池項目,主要從事氫燃料電池系統(tǒng)產業(yè)化,具備燃料電池系統(tǒng)及相關零部件的研發(fā)、試驗、生產和供氫四大功能。

與此同時,捷氫科技對于中國氫能行業(yè)的發(fā)展也起到了推進作用。此前,搭載捷氫科技燃料電池的榮威950(參數|詢價)燃料電池轎車是國內唯一一款實現公告、銷售和上牌的燃料電池乘用車,也是國內首款應用70MPa儲氫系統(tǒng)的燃料電池車型。此外,上汽大通FCV80輕客、上汽大通G20FC底盤和上海申沃燃料電池客車也搭載了捷氫科技產品。

技術方面,捷氫科技總經理盧兵兵表示:“公司堅持自主開發(fā),目前掌握從電堆核心零部件(雙極板、膜電極設計)、電堆集成、燃料電池系統(tǒng)集成到動力系統(tǒng)集成、整車集成的完全正向開發(fā)能力,并具備完整的自主知識產權。”

當前,上海正全力打造具有世界競爭力的“氫能港”,搶占新能源汽車產業(yè)制高點。捷氫科技燃料電池項目的開工將進一步擴大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規(guī)模,加快汽車產業(yè)的轉型升級。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合作媒體、機構或其他網站的信息,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本網所有信息僅供參考,不做交易和服務的根據。本網內容如有侵權或其它問題請及時告之,本網將及時修改或刪除。凡以任何方式登錄本網站或直接、間接使用本網站資料者,視為自愿接受本網站聲明的約束。
相關推薦
北京擬在2025年前實現氫燃料電池汽車累計推廣量突破1萬輛

北京擬在2025年前實現氫燃料電池汽車累計推廣量突破1萬輛

除了燃油、充電,汽車也可以搭載一種全新的能源——氫燃料。4月7日,市經信局就《北京市氫能產業(yè)發(fā)展實施方案(2021年-2025年)》(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記者梳理發(fā)現,2025年前,本市擬實現氫燃料電池汽車累計推廣量突破1萬輛。
新型催化劑在清理廢水的同時還可產生氫燃料

新型催化劑在清理廢水的同時還可產生氫燃料

當利用陽光而不是化石燃料從水中提取氫氣時,它是一種無污染的能源。但目前用催化劑和光來 "分裂"或分解水分子的策略需要引入化學添加劑來加速這一過程?,F在,研究人員在《ACS ES&T Engineering》上表示,他們已經開發(fā)出一種催化劑,可以破壞廢水中已經存在的藥物和其他化合物用來生成氫燃料,這意味著在生產有用的東西的同時,還一舉兩得地擺脫了一種污染物。
《燃料電池電動汽車加氫口》國標擬定10月1實施

《燃料電池電動汽車加氫口》國標擬定10月1實施

日前,《燃料電池電動汽車加氫口》GB/T 26779-2021最新國家標準正式發(fā)布,新國標擬定在新標發(fā)布半年后正式實施,日期為2021年10月1日。代替(GB/T-2011)舊國標?!度剂想姵仉妱悠嚰託淇凇?GB/T 26779-2021)最新國家標準正式發(fā)布,代替(GB/T-2011)舊國標。該國標增加了70 MPa加氫口尺寸及耐臭氧老化、耐鹽霧腐蝕、耐溫度循環(huán)和兼容性測試等多項技術條目。
韓國民間企業(yè)計劃未來20年在氫經濟領域投資43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478億元)

韓國民間企業(yè)計劃未來20年在氫經濟領域投資43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478億元)

韓國3月召開的氫能源經濟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SK、現代汽車、浦項、韓華和曉星等五大集團表示,未來20年間(2030年前)將投資43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478億元)用于發(fā)展氫能源生產、存儲、運輸和應用等氫經濟領域產業(yè),韓國政府將為此提供政策扶持。
“以獎代補”政策支持,車企加速氫能源布局

“以獎代補”政策支持,車企加速氫能源布局

日前實地走訪了長城汽車位于河北的氫能源技術中心了解到,經過5年的發(fā)展,長城汽車已累計投入20億元用于氫能源研發(fā),并將在2021年推出全球首款C級氫燃料電池SUV,落地全球首個完成100輛49噸氫能重卡應用項目。

推薦閱讀

Copyright © 能源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