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燃油、充電,汽車也可以搭載一種全新的能源——氫燃料。4月7日,市經信局就《北京市氫能產業(yè)發(fā)展實施方案(2021年-2025年)》(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記者梳理發(fā)現,2025年前,本市擬實現氫燃料電池汽車累計推廣量突破1萬輛。
當利用陽光而不是化石燃料從水中提取氫氣時,它是一種無污染的能源。但目前用催化劑和光來 "分裂"或分解水分子的策略需要引入化學添加劑來加速這一過程?,F在,研究人員在《ACS ES&T Engineering》上表示,他們已經開發(fā)出一種催化劑,可以破壞廢水中已經存在的藥物和其他化合物用來生成氫燃料,這意味著在生產有用的東西的同時,還一舉兩得地擺脫了一種污染物。
日前,《燃料電池電動汽車加氫口》GB/T 26779-2021最新國家標準正式發(fā)布,新國標擬定在新標發(fā)布半年后正式實施,日期為2021年10月1日。代替(GB/T-2011)舊國標?!度剂想姵仉妱悠嚰託淇凇?GB/T 26779-2021)最新國家標準正式發(fā)布,代替(GB/T-2011)舊國標。該國標增加了70 MPa加氫口尺寸及耐臭氧老化、耐鹽霧腐蝕、耐溫度循環(huán)和兼容性測試等多項技術條目。
韓國3月召開的氫能源經濟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SK、現代汽車、浦項、韓華和曉星等五大集團表示,未來20年間(2030年前)將投資43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478億元)用于發(fā)展氫能源生產、存儲、運輸和應用等氫經濟領域產業(yè),韓國政府將為此提供政策扶持。
日前實地走訪了長城汽車位于河北的氫能源技術中心了解到,經過5年的發(fā)展,長城汽車已累計投入20億元用于氫能源研發(fā),并將在2021年推出全球首款C級氫燃料電池SUV,落地全球首個完成100輛49噸氫能重卡應用項目。
“你們不會看到任何氫能源的乘用車,在大規(guī)模市場中應用氫燃料電池技術的想法太過樂觀了,10年內都不可能,因為這背后的物理學邏輯不合理?!比涨?,大眾汽車集團首席執(zhí)行官赫伯特·迪斯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達了對氫燃料電池技術應用前景的悲觀預期。
18日,重慶九龍坡區(qū)與廣東國鴻氫能科技有限公司、鴻基創(chuàng)能科技(廣州)有限公司等6家氫燃料電池企業(yè)簽訂協議,合作建設氫能科技產業(yè)園,打造中國西部(重慶)氫谷。
2月25日,記者從重慶兩江新區(qū)獲悉,位于兩江新區(qū)的上汽紅巖氫燃料電池重型卡車在黑龍江黑河地區(qū)經過半個多月的冬季標定測試,在極寒氣候下仍能穩(wěn)定啟動、正常行駛,并保持穩(wěn)定輸出長續(xù)航,成功通過了-35℃極寒標定測試。
最近幾年,新能源技術遍地開花,不同領域有不同的技術選擇,汽車中有鋰電池,還有廠商選擇燃料電池,不過馬斯克現在對燃料電池開炮了。特斯拉CEO馬斯克今天在推特上發(fā)文,稱燃料電池應該被叫做智商稅(fool sells),用于汽車上是個愚蠢的選擇,哪怕是用于火箭也不是好選擇,但至少還不算荒唐。
為了實現該技術的商業(yè)化,必須進一步提高電池性能,新型高溫催化劑材料備受期待。鉑(Pt)基催化劑在燃料電池電極反應中表現出如此優(yōu)異的性能。特別是單原子鉑催化劑,由于其獨特的功能性而被積極研究。然而,在高溫下,鉑原子不穩(wěn)定。
相較于純電動汽車,氫燃料汽車在補能方式上與傳統(tǒng)燃油車更為接近,在加氫站設施完備的情況下,因為沒有補能時長的限制,氫燃料汽車的續(xù)航里程范圍與傳統(tǒng)燃油車無異。只不過,在氫燃料電池和車載儲氫技術的桎梏下,氫燃料汽車發(fā)展也面臨著不小的技術瓶頸,目前還沒有被大規(guī)模推廣使用。
北奔100kW級氫燃料電池環(huán)衛(wèi)重卡由北奔重汽和上海交大共同研制開發(fā),車輛搭載的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電堆功率等級達到150kW、功率密度3.5kW/L,技術處于國際領先水平。車輛匹配40Ah的稀土鎳氫動力電池,可以保證低溫大倍率放電,實現整車低溫啟動的高性能需求。
自去年9月開始,我國提出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的時間表,到目前,全國20個省、直轄市和自治區(qū)已經提出2021年將研究、制定碳達峰方案,各企業(yè)也應聲而動。而聚焦汽車產業(yè)層面,新能源汽車、氫能、新能源消納、充換電基礎設施等成為近年來的發(fā)展重心。
豐田公司日前宣布,已開發(fā)出一種將燃料電池(FC)系統(tǒng)封裝成小型模塊的產品,并打算在2021年春季或以后開始銷售該產品。新的FC模塊將可被開發(fā)和制造燃料電池產品的公司利用,應用范圍廣泛。這些應用包括實現卡車、巴士、火車、船舶和固定式發(fā)電機的可移動性。
據國外媒體報道,在19與20世紀之交時,托馬斯·愛迪生發(fā)明了一款可以產生氫氣的電池。而在120年后的今天,這款電池終于獲得了人們的認可。在美國新澤西州西奧蘭治的一條碎石路上,一輛電動汽車從行人身邊飛馳而過。車子寬敞的內部空間顯然令一些人驚詫不已。它的速度是當時傳統(tǒng)車型的兩倍,卷起的塵土高高揚起,使街上拉車的馬匹忍不住皺了皺鼻子。
燃料電池的應用領域廣泛,包括固定式發(fā)電、便攜式發(fā)電和交通運輸發(fā)電等。我國目前對燃料電池在交通運輸領域的應用最為關注。中國的燃料電池研究始于1958年,70年代在航天事業(yè)的推動下,中國燃料電池的研究曾呈現出第一次高潮,期間多項技術獲得突破。到90年代中期,由于國家科技部與中科院將燃料電池技術列入“九五”科技攻關計劃,推動了中國進入了燃料電池研究的第二個高潮,隨后國家相關部委密集出臺政策,將發(fā)展氫能和氫燃料電池技術列為重點任務,將氫燃料電池汽車列為重點支持領域,加大了對氫燃料電池汽車發(fā)展的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