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球風機供應鏈發(fā)展趨勢》分析

2019-02-27 16:05  來源: 中國電力新聞網  瀏覽:  

未來十年,全球風機供應鏈潛在市場價值高達5400億美元

Wood Mackenzie電力與可再生能源事業(yè)部于2019年1日28日發(fā)布研究報告《2019年全球風機供應鏈發(fā)展趨勢(Global wind turbine supply chain trends 2019)》(以下簡稱《報告》)預計,2019-2027年間,全球風機供應鏈潛在市場價值高達5400億美元,其中葉片與塔筒的市場潛力最大,分別超過1000億美元。單機容量與機組臺數間的差異不斷增長將影響供應鏈。供應鏈端也將面臨價格下行壓力。

 

《報告》指出,供應鏈端的投資主要來自于四大驅動力:(1)當地成分要求,例如土耳其、俄羅斯和阿根廷,吸引了Vestas、SGRE、Nordex等企業(yè)在當地投資建廠(2)在最具有成本效益的地區(qū),例如亞太市場的投資,以及在歐洲市場對于技術升級的投資(3)海上風電市場需求增加也將促進供應鏈投資加碼(4)工業(yè)4.0的興起。

“預計至2027年,全球前5大風機整機企業(yè)的市場份額將增長至73%以上,而2016年僅為54%。因此,零部件供應商必須審慎評估與哪些整機企業(yè)合作,以何種方式合作,才能實現未來發(fā)展。”Wood Mackenzie資深研究顧問Shashi Barla表示。

Barla補充道:“全球風電裝機容量將于未來十年內每年實現40%的增長,從2018年的53GW容量提升至2027年的75GW以上。降低LCOE壓力正推進技術發(fā)展,下一代風機機型將更多選擇4.X / 5.X / 6.X MW機型,從而導致吊裝的機組臺數將由2018年20000臺下降至2027年16000臺,降幅達20%”。

《報告》認為,隨著中美之間貿易關稅之戰(zhàn)愈演愈烈,印度或將成為受益者,諸多整機企業(yè)和供應鏈企業(yè)正涌入市場,新建廠房并擴大產能,在供應本土市場的同時,拓展包括美國在內的出口業(yè)務。中國市場的低成本讓西方整機企業(yè)嘗到了甜頭,也讓他們越來越多地尋求與中國零部件供應商的外包合作伙伴關系,積極實現進一步降本工作。早前,這種模式在齒輪箱領域比較流行,但現在也在葉片和發(fā)電機等其它大部件中越來越突出。然而,外包的僅僅是部件生產制造,零部件的設計工作仍由內部承擔。

亞太海上風電市場的增長將為獨立葉片供應商提供更大發(fā)展空間,而西方市場主要由整機企業(yè)自主生產。隨著下一代機型的葉片長度增加,碳纖將憑借其輕量化和高性能的特點,拓展市場份額,從2018年的25%增加到2027年的約57%。

 

南高齒主導了中國市場齒輪箱的主要供應。第一梯隊的整機企業(yè)或與其它供應商合作,抵御其采購來源單一的風險。西門子決定逐步淘汰直驅機型,也將增加Winergy和ZF等齒輪供應商的市場份額。

發(fā)電機的供應一半由整機商內部生產,一半來自外采。海上風機大規(guī)模采用永磁發(fā)電機,但近年來稀土材料價格的波動也一直是業(yè)界關注的重點。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像SGRE和金風科技等整機企業(yè)正努力將鏑含量降低至不足1%的水平。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合作媒體、機構或其他網站的信息,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本網所有信息僅供參考,不做交易和服務的根據。本網內容如有侵權或其它問題請及時告之,本網將及時修改或刪除。凡以任何方式登錄本網站或直接、間接使用本網站資料者,視為自愿接受本網站聲明的約束。
相關推薦
3分鐘快報:縱覽春節(jié)期間風電行業(yè)熱點事件!

3分鐘快報:縱覽春節(jié)期間風電行業(yè)熱點事件!

近日,內蒙古自治區(qū)能源局發(fā)布關于報送分布式新能源項目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的通知,通知要求各盟市能源主管部門報送2021-2023年分散式風電開發(fā)建設規(guī)劃。申報分散式風電項目可選擇“自發(fā)自用、余電上網”或“全額上網”中的任意一種模式,原則上要求自用電量比例不低于75%。
國內第一支長度超過100米的風電葉片下線

國內第一支長度超過100米的風電葉片下線

日前,在中國船舶集團七二五所雙瑞風電江蘇鹽城基地,國內第一支長度超過100米的風電葉片下線,這支由雙瑞風電自主研發(fā)的10MW-SR210型葉片,長度達102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10MW風電葉片。
我國3500KJ液壓打樁錘順利完成首秀

我國3500KJ液壓打樁錘順利完成首秀

2021年2月8日,機械總院集團北京機電研究所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中機鍛壓江蘇股份有限公司負責研制的3500KJ液壓打樁錘在南海再次試驗成功,其錘擊能量與德國生產的3500KJ液壓打樁錘并列全球第一,標志著國內企業(yè)具備了海上風電大直徑單樁沉樁大型雙作用液壓沖擊錘的研發(fā)設計、制造和量產能力,打破了外企在該領域的長期壟斷,真正實現了核心領域關鍵重大裝備的國產化和系列化。
基于確定性和概率性的風電消納能力評估研究

基于確定性和概率性的風電消納能力評估研究

為緩解當前能源短缺、氣候變暖、環(huán)境污染的矛盾,大規(guī)模發(fā)展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發(fā)電成為必然趨勢。然而,由于大規(guī)模風電開發(fā)過程中與當地電網、電源發(fā)展規(guī)劃脫節(jié),再加上風電固有的隨機波動特性,中國多個電網出現了較為嚴重的棄風問題,制約了其消納能力和并網低碳效益。所以合理的風電發(fā)展規(guī)劃尤為重要,而規(guī)劃的首要前提是根據不同電網的特點,評估其風電的消納能力。
中南部地區(qū)多個風場出現葉片結冰現象,葉片結冰對機組有何危害?

中南部地區(qū)多個風場出現葉片結冰現象,葉片結冰對機組有何危害?

1月28日,龍源電力官微發(fā)布#抗風雪保供電# 視頻,1月以來,貴州地區(qū)持續(xù)寒潮天氣,為保障電力穩(wěn)定供應,國家能源集團龍源電力積極應對寒潮考驗,該公司當地風電場第一時間啟動暴雪、冰凍專項處置應急預案,嚴格落實各項防寒防凍措施,對關鍵設備“重點監(jiān)控”,累計凝凍停運風電機組403臺,消除設備缺陷32項,輸變電線路除冰14條。風電場一線職工堅守抗凝保供第一線,冒著風雪,翻山越嶺,徒步開展輸變電線路巡視,攀爬30米高的線路桿塔,經過30余小時奮戰(zhàn),電力恢復供應。

推薦閱讀

Copyright © 能源界